内容摘要: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入选。
关键词:考古;六大;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良渚文化遗址
作者简介:
陕西周原遗址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 资料图片
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上的朱书文字 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记者李韵)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入选。
社科院考古所的这项评选俗称“六大”,以区别于由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举办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俗称“十大”),亦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份重要年度之选。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傅宪国介绍,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项目,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三种全新的、文化内涵有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可初步构建该地区基本的年代框架。
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是“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尤其难得的是,在这个遗址的墓葬中发现大量保存较好的人骨,这也是迄今为止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保存骨骸最完整的,为研究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社会组织关系与人种属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项目发现了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的西周建筑遗址,首次发现“回”字形建筑布局,还在庭院中发现了一处特殊的立石和铺石遗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说,这种现象在以往西周考古中从未发现过,推测可能为一处“社祀”遗存。此外,在针对水网系统的调查发掘中,发现一座上万亩的水面遗迹。王占奎分析应该是座水库,其作用相当于密云水库之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