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他就是周文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在诗词作品展后举行的《周文彰诗词选》(修订版)出版座谈会上,众多书坛名家都对其诗书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诗词作品的字里行间洋溢高情远韵,流淌着滚烫的诗心和对理想的追求。此外,周文彰还计划在孙女10岁时举办“爷爷和他的孙女”诗词书法展,以100首诗词、100幅书法作品和100张照片记录孙女成长的点点滴滴。现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关键词:周文彰;书法;诗词;写诗;诗书;博士生;运河;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作者简介:
诗书展现场
他50岁才开始习草书,却以大气雄阔、清畅蔚逸的艺术风格收获诸多书坛名家的赞誉;他写诗词不过10年时间,却集结224首高情远致的古诗词作品出版了一本高质量的诗词选。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带着书法工具,以“差旅无分家内外,候机下榻总临池”的激情以及“宦游履迹、盛世清风”的坚守,重新定义了“业余”二字。
——他就是周文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0月8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当代名家书周文彰诗词作品展”在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开幕,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中华书局大众图书分社社长申作宏、深圳市老领导厉有为出席了活动。
在开幕式后,周文彰接受了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畅谈自己的诗书生活。
诗情伴随习书而生
周文彰是学哲学出身的,之所以在50岁才开始习书法,他说是因为工作压力。
当时,周文彰新任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书画院举办书画展想让他题词,从未用毛笔在宣纸上写过字的他只能推辞。“像你搞宣传工作的领导,哪有不会写毛笔字的?”展览负责人的一句话惊醒了周文彰,再加上出席活动经常要用毛笔签名,于是在2003年春天,他决意开始学习草书。
“我国书法界的传统是书法与诗词珠联璧合,能文善诗、满腹经纶是书法家必要的文化素质。习书后,我深感抄写优秀诗词是远远不够的,写诗的冲动突破了我能否写诗的顾虑,我开始写诗了。”
2006年盛夏,周文彰去海南陵水的吊罗山热带原始雨林,林中一个小小的瀑布勾起了他的诗情,于是他按格律写出了生平第一首七言绝句:“清泉泻挂吊罗山,雨后流声响广寒。树密潭深飞鸟乐,诗仙感叹似天川。”
后来对照平水韵,周文彰才知道“山”、“寒”、“川”不是一个韵。虽然他自谦“没有诗才也没有诗情”,但由于虚心求教、勇于实践,周文彰很快领悟了习书作诗的真谛。许多业内行家称赞其结字气度高雅奇崛,笔法墨法章法跌宕起伏,尽显草体书家之张力。
“我习书8个月出了集子《弘陶习书录》,当成‘作业本’,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见到行家就虚心请教。另外,每逢老人过寿、晚辈结婚生子、书法展览等需要诗书作品的场合,我都积极响应。”